​唐朝诗歌特点及其主要作品代表

2023-04-09 16:15 来源:逗文网 点击:

唐朝诗歌特点及其主要作品代表

唐代诗歌体现了革新、向上、自信和批评的精神。

唐代是中国诗歌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。在不到三百年的时间中,留存下来的诗歌将近五万首,比自西周至南北朝一千六、七百年中留存下的诗歌篇目多出三倍以上,独具风格的著名诗人大约有五六十个,而李白、杜甫的成就,更是达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诗歌创作高峰。

文学繁荣局面的形成,首先是文学本身不断发展变化的结果,但根本上还是取决于文学发展的社会基础和历史条件。文学同时又鲜明体现出时代风貌,比如唐诗就从不同角度体现出革新、向上、自信和批评的精神。

一革新精神

隋朝短命,可以忽略不计。唐帝国就是崛起于四百年分裂动乱的基础之上,痛定思痛,统治者从巩固自身统治出发,不得不扩大统治基础,照顾中小地主阶级利益,限制豪门士族势力。实行科举制度,吸收中下层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与统治。

文学从来都是社会最敏感的触角。隋唐之前,由于南北对立,文化发展殊途。到唐初的时候,文人便自觉地明确地提出南北文学应“各去所短,合其所长”的要求。

国家统一,交通发达,作家视野扩大,比如李白、杜甫、岑参、白居易、韩愈、柳宗元等人都走过很多地方,又都结交了许多身份地位、思想性格不同的朋友,这是六朝文人甚至两汉文人都不及的。革新精神与时俱进 ,不可避免地就体现在了诗歌之中。

二向上精神

科举制度大大激发了中下层知识分子对功名利禄的幻想,许多将、相都是科举出身。

统治者对儒、释、道三家思想都很重视,对其他宗教和学说也不大排斥 ,活跃了人们的思想,作家队伍也扩大了。“遍观百家”、“好语王霸大略”、“喜纵横任侠”成为唐代文人共同的风尚,诗人更是往往高谈阔论“济苍生”、“安社稷”、“致君尧舜”,俨然以天下为己任。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充实健旺,言谈举止间充满向上精神。

三自信精神

国家自信:唐帝国同外族关系更为融洽,对外交流更为活跃。长安城聚居着中亚、波斯、大食、日本、高丽等国的许多外商,甚至很多外族人在唐朝为官。帝王将相没有一个人像蓬佩傲这个鳖孙一样担心安全问题。鲁迅先生说:“……唐虽也有边患,但魄力究竟雄大,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,或者竟毫未想到,绝不介怀。”(《坟·看镜有感》)知识分子自信:盛唐时代,充满自信精神的浪漫主义诗风是那个时期的主流。除了李白身体力行大张旗鼓外,以岑参、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也是一个重要流派。诗中一再表达从军报国的英雄气概,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,描绘雄奇壮丽的边地风光。人人都认为“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”,“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”。即便是以王维、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诗派,虽思想不高,但我行我素,亦是自信满满。普通百姓自信:诗歌已经是大众文化,不再是象牙塔来里的东西 ,不再是少数文人的专利品 ,普通百姓自信能玩得转。唐代人民群众爱好诗歌成为普遍风气 ,《全唐诗》中收录了很多和尚、道士、尼姑、宫人、歌妓,以及无名氏的作品。白居易的诗作更是传诵于“王公、妾妇、牛童、马走之口”。这种诗歌和群众之间的亲密关系,是唐之前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想象的。我估计,如果现代很多人穿越到唐代的话,因为不懂诗,可能唐朝人会很不待见我们,惭愧啊!

四批评精神

唐帝国毕竟是封建统治,就是在最强盛的时期,社会矛盾已经显露。比如李白诗里就有很多诗篇猛烈抨击黑暗现实,杜甫生活在唐帝国由盛而衰的时代,批评精神更是融入字里行间。

安史之乱,国家元气大伤。之后宦官专权,朋党之争,导致藩镇割据,大唐帝国力量逐渐衰微,政治日益腐败,社会问题层出不穷。

在社会矛盾复杂尖锐的形式下,诗歌创作中的现实主义潮流必然形成波澜壮阔的局面。继杜甫之后,中唐诗人白居易、元稹、张籍、王建等继续高举现实主义的大旗,对国运不安,对黑暗批评,对人民同情。

总之,唐诗中这几种精神最具有代表性,欣赏唐诗不能不关注它们!

要说唐代诗歌体现了哪些精神,首先避不开诗仙和诗圣的诗,先说李白,他在继承前人浪漫主义思想的同时也具有丰富的现实主义思想,有些诗如梦如幻,有些诗极尽夸张,有热情,有哀伤。丰富的情感跃然纸上。读来让人酣畅淋漓。杜甫称赞他,笔落惊风雨,诗成应鬼神。杜甫的诗体现了儒家文化精神,望岳中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充分体现了作者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。儒家:穷则独善其身,杜甫穷则:安得广厦千万间,庇得天下寒士尽欢颜,更进一步。唐代诗人众多,篇幅原因,就不说更多了。读唐人诗句,完全被他们那种无视时间,空间夸张而神往,又为他们积极参与社会而感佩。更为他们在语言,格律,技巧上的运用而惊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