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: 首页 > 最新小说 > 林奇林九最新章节更新状态 九叔世界:草木仙田林奇林九小说

林奇林九最新章节更新状态 九叔世界:草木仙田林奇林九小说

2025-08-13 11:39:35   编辑:蝶霜飞
  • 九叔世界:草木仙田九叔世界:草木仙田

    现代植物学研究生林奇意外穿越到九叔世界,昏迷于荒岭被九叔捡回义庄,觉醒草木沟通能力,以现代知识结合道术种灵植,最终被九叔收为徒弟,正式融入师门。

    乐安门的六合裂罡劲状态:已完结类型:穿越重生
    立即阅读

《九叔世界:草木仙田》 小说介绍

《九叔世界:草木仙田》是一部以穿越为类型的网络小说,讲述了林奇林九之间复杂而动人的爱情故事,以下是该小说的详细介绍:任家镇的青石板路被夏日晒得发烫,林奇挑着两桶井水往菜田走,桶沿的水珠“滴答”落在地上,瞬间就被蒸发成淡淡的白气。他刚把阳糯田浇完水,就听见秋生在院门口喊:“师弟...

《九叔世界:草木仙田》 九叔世界:草木仙田精选章节 免费试读

任家镇的青石板路被夏日晒得发烫,林奇挑着两桶井水往菜田走,桶沿的水珠“滴答”落在地上,瞬间就被蒸发成淡淡的白气。他刚把阳糯田浇完水,就听见秋生在院门口喊:“师弟!师父让你去堂屋,说有贵客来!”

“贵客?”林奇擦了擦额角的汗,把水桶往篱笆边一放。最近义庄倒是热闹,前阵子四目师叔刚走,怎么又有客人?

走进堂屋时,只见九叔正陪着一位身着蓝色道袍的道长说话。那道长须发皆白,面容清癯,眉宇间带着股肃杀之气,腰间悬着柄青铜剑,剑鞘上刻着繁复的雷纹——林奇认出这是茅山的“雷法剑”,只有精通雷符的道长才能佩戴。

“这位是你千鹤师叔,掌管茅山在西北的分舵。”九叔介绍道,“千鹤师弟,这是我新收的徒弟林奇,懂些草木之道。”

“见过师叔。”林奇赶紧行礼,指尖的泥土还没来得及洗去。

千鹤道长目光如电,扫过他的手时微微一顿:“手上有灵气,还带着草木清气,倒是个养灵植的好料子。”他语气平淡,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,“二师兄,我这次来,是想请你帮个忙。”

九叔示意他坐下说,自己则给千鹤倒了杯凉茶:“师弟但说无妨。”

千鹤道长喝了口茶,眉头却锁得更紧:“我那分舵在西北盐碱地,种啥死啥,连画雷符的‘雷荆草’都长不起来。没有雷荆草,雷符威力大减,最近那边邪祟横行,弟子们快顶不住了。”

林奇心里一动——盐碱地?这不是他穿越前研究的重点吗?他主攻的藜属植物抗逆性基因,就是为了改良盐碱地种植环境。尤其是藜(灰灰菜),天生就能在含盐量高的土壤里扎根,根系还能分泌有机酸中和盐分。

“师叔,”林奇忍不住开口,“您说的盐碱地,是不是土面泛着白霜,浇水后会结硬块?”

千鹤道长愣了愣,眼里闪过一丝惊讶:“你怎么知道?”

“我……我以前见过类似的土地。”林奇含糊道,心脏“砰砰”直跳,“有种叫‘藜’的野草,说不定能在那种地里生长,还能改良土壤。”

“野草?”千鹤道长皱起眉,显然不信,“我那分舵的土地,连耐旱的沙棘都活不成,野草能有这本事?”

“这藜不一样。”林奇急道,“它耐盐碱、耐干旱,根须能分泌东西中和土里的盐分。只要种上它,再配上‘改土草’,不出三个月,盐碱地说不定就能变良田。”

他说的“改土草”,其实是现代培育的耐盐牧草,只是在这个世界只能找类似的野草替代。玉佩传来一阵温热,他能“听”到院角的藜根在欢呼:“我们能行!我们在石头缝里都能长!”

九叔看着林奇笃定的样子,沉吟片刻:“千鹤师弟,林奇的草木本事确实有些门道,不如让他试试?”

千鹤道长犹豫了半晌,最终点了点头:“也好。反正那地已经荒了半年,死马当活马医吧。若是真能成,我必有重谢。”

三日后,林奇跟着千鹤道长踏上了前往西北分舵的路。他们骑着两匹瘦马,沿着官道一路向西,越走地势越荒凉——原本的良田渐渐变成戈壁,草木越来越稀疏,最后只剩下贴着地面生长的骆驼刺,叶片上还裹着层细沙。

“前面就是分舵了。”千鹤道长勒住马缰,指着远处一片低矮的土坯房。那些房子孤零零地立在荒原上,院墙都被风沙磨得斑驳,门口的旗杆歪歪扭扭,上面的茅山旗早已褪色。

进了分舵才发现,里面比外面看着更萧条。弟子们穿着打补丁的道袍,脸上带着倦容,见了千鹤道长只是有气无力地行了礼。院子里的药圃更是惨不忍睹——土地泛着白花花的盐碱,几株雷荆草蔫得像晒干的柴禾,根须周围的土硬得像石块。

“师叔,这土盐碱化太严重了。”林奇蹲下身,指尖捻起一撮土,土粒粗糙刺手,还带着股苦涩味,“得先测测盐分浓度。”

“测盐分?”千鹤道长不解,“用符咒吗?”

林奇摇摇头,从包袱里掏出个粗瓷碗,舀了些土进去,又倒了些水搅匀:“等沉淀了看看。”这是他在路上想的土办法——盐水蒸发后会留下白霜,能大致判断盐碱度。

果然,一碗泥水沉淀后,碗底结了层细密的白霜,像撒了把盐。他“听”到土里的微生物在哀嚎:“盐太多了……活不下去了……”“根须碰一下就像被火烧……”

“这土含盐量至少超过千分之三,普通植物根本活不了。”林奇站起身,心里已有了计较,“师叔,能给我找些藜种子吗?就是那种灰绿色叶子、茎秆带红纹的野草。”

千鹤的弟子面面相觑,最后一个年轻道士跑回房,抱来个布包:“林师弟说的是灰灰菜吧?这东西在荒原上到处都是,我们平时都当杂草除。”

林奇打开布包,里面果然是藜的种子,黑褐色,像细小的月牙。他能“听”到种子在喊:“好熟悉的盐碱味……我们能长!”“快把我们埋进土里……”

“就是它。”林奇眼睛一亮,“再找些锄头和水桶,我们现在就种。”

种藜的过程比想象中更艰难。盐碱地硬得像铁板,锄头下去只留下个白印,震得林奇虎口发麻。千鹤的弟子们起初不情不愿,觉得种野草是瞎折腾,可看着林奇挥汗如雨的样子,也不好意思偷懒,跟着一起翻地。

“得把土块敲碎,不然种子扎不了根。”林奇一边用锄头砸土,一边解释,“藜的根须虽然能穿石,但太硬的土还是会伤根。”

他让弟子们把土耙成细粒,又按现代种植经验,在地里挖了浅沟——盐碱地浇水后会返盐,沟种能减少盐分聚集。撒种子时,他特意用引气术在指尖凝聚了点灵气,混在种子里:“这样能提高发芽率。”

千鹤道长站在田埂上看着,眉头始终没松开:“这野草真能活?我之前种过苜蓿、沙棘,都没撑过一个月。”

“藜不一样。”林奇擦了把汗,掌心被锄头磨出了血泡,“它的根能分泌有机酸,像醋一样中和盐分。您看这荒原上野生的藜,不都长得好好的?”

他指着远处的沙丘,果然有几丛藜贴着地面生长,灰绿色的叶片在风中摇曳,透着股倔强的生机。

种完藜,林奇又让人收集了些耐盐的“改土草”种子——这种草其实是当地的碱蓬,根系能吸收土壤中的盐分。他把碱蓬种在藜田四周,形成一圈“隔离带”:“让它们先吸收些盐分,减轻藜的负担。”

千鹤的弟子们听得半懂不懂,只觉得这新来的小师弟比师父还能折腾——又是挖沟又是分区,种个野草比画雷符还讲究。

接下来的日子,林奇几乎泡在了藜田里。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浇水,他发现盐碱地的水不能直接浇,得先在太阳下晒半天(听藜种子说“冷水会刺激根须”);中午太阳最烈时,他会用树枝给幼苗搭遮阳棚,避免高温灼伤叶片;傍晚则蹲在田埂上,听藜苗“汇报”生长情况:

“这土还是太咸……根须有点疼……”

“旁边的碱蓬抢营养……能不能让它们远点?”

“今天的阳光正好……再多点就好了……”

林奇一一照办。他让弟子们把碱蓬往外围移了移,又用引气术凝聚阳气,顺着根须注入土壤——这是他新摸索的“调盐术”,用阳气中和土壤中的咸味,效果比单纯浇水好得多。

千鹤道长每天都会来看进度,从最初的怀疑,到后来的惊讶,再到如今的期待。他看着藜苗一天天长高,叶片从淡绿变成深绿,连土壤的白霜都淡了些,终于忍不住问:“你这法子,是从哪学的?茅山典籍里可没记载过。”

林奇笑着说:“是观察野草学的。您看荒原上的藜,下雨时会把根扎得更深,避开表面的盐碱;天旱时会把叶片卷起来,减少水分蒸发。它们自己就懂怎么在盐碱地活,我只是帮了点小忙。”

这话半真半假。他确实借鉴了野生藜的生存智慧,却也融入了现代植物学的“抗逆性培育”理论——比如通过控制浇水频率,诱导根系向深层土壤生长,避开表层高盐区;通过调整光照时间,促进叶片积累抗盐物质。

一个月后,藜田已经长得郁郁葱葱,灰绿色的叶片覆盖了大半土地,远远看去像铺了层绿毯。更神奇的是,藜根周围的土壤竟然泛出了黑色——那是有机质增加的迹象,说明土壤正在被改良。

“可以种雷荆草了。”林奇蹲在田埂上,捏起一把土闻了闻,“盐分降了不少,够雷荆草扎根了。”

千鹤道长半信半疑,让人从药圃取来雷荆草幼苗。林奇特意选了几株根系健壮的,在藜根之间挖了坑,还往坑里掺了些腐熟的藜叶(听藜说“它们的枯叶能改土”)。移栽时,他用引气术在雷荆草根系周围画了个小圈,将盐碱挡在圈外。

雷荆草的生长速度远超预期。原本在药圃里蔫蔫的幼苗,种在藜田后竟像喝了仙水,十天就长到半人高,茎秆粗壮得能当拐杖,叶片上还泛着淡淡的雷光——这是雷灵气充足的迹象,用这样的草画雷符,威力至少能提升三成。

千鹤道长看着雷荆草,激动得胡子都在抖。他当场取了片叶子,蘸着朱砂在黄纸上画了道雷符,符成的瞬间,堂屋的梁柱都“嗡嗡”作响,窗外甚至闪过一道细小的雷光。

“成了!真成了!”千鹤的弟子们欢呼起来,几个年轻道士当场就给林奇鞠了一躬,“多谢林师弟!以后我们终于有雷荆草画符了!”

千鹤道长握着林奇的手,眼神里满是感激:“林奇师侄,大恩不言谢!你这‘种田术’,该记进茅山典册!说吧,想要什么谢礼?只要我千鹤有的,绝不吝啬!”

林奇想了想,从怀里掏出个布包:“师叔,我不要别的,就想要您分舵里的《灵木图谱》。我想多学点灵植知识。”

《灵木图谱》是茅山记载灵植特性的典籍,据说里面还记录了不少已失传的培育方法,林奇早就想一睹为快。

千鹤道长愣了愣,随即大笑:“好!有求知欲是好事!这图谱你拿去看,看完了送回来就行!”他顿了顿,又补充道,“若是以后培育灵植遇到难题,随时来西北找我,分舵的弟子任你调遣!”

离开西北分舵前,林奇特意采集了些改良后的土壤和藜种子。千鹤道长派了两个弟子护送他,还备了辆马车,车上装满了西北的特产——耐旱的沙枣、抗寒的羊绒,还有一把淬炼过雷灵气的小锄头(说是“给师侄种灵植用”)。

回程的路上,林奇翻开《灵木图谱》,只见里面用蝇头小楷记录着各种灵植的特性,还画着精致的插图。其中一页正好讲藜:“藜,又名灰灰菜,性耐逆,可生盐碱、砂石之地,根能化煞,叶可入药……上古有草木仙师,以藜为网,疏通灵脉……”

林奇心里一动,摸了摸手腕的玉佩。玉佩上的纹路,不正是藜根的形状吗?难道自己与藜的缘分,从穿越前就已注定?

他拿出从西北带回来的藜种子,放在掌心。玉佩传来一阵温热,他仿佛听见无数藜的声音在欢呼:“回家了……终于回家了……”“要种遍神州大地……让所有盐碱地都变绿……”

马车碾过荒原,留下两道车辙。林奇望着窗外渐渐繁茂的草木,忽然明白,千鹤师叔的盐碱地不是终点,而是起点——他要用藜的抗逆性,改良更多贫瘠的土地,让灵植生长在每一寸需要生机的地方。

回到义庄时,已是半个月后。秋生和文才早在门口等着,见他下车就围了上来。

“师弟!你可回来了!”文才接过他手里的布包,眼睛瞪得溜圆,“这就是《灵木图谱》?听说里面有能让人长生的仙草!”

秋生则翻着他带回来的藜种子:“这不是野草吗?你带它回来干啥?喂兔子啊?”

“别小看它。”林奇笑着说,“这草能在盐碱地生长,还能改良土壤,千鹤师叔的分舵全靠它才能种出雷荆草。”

九叔从堂屋走出来,看着他晒黑的脸,眼里带着欣慰:“回来就好。千鹤师叔那边,都办妥了?”

“嗯,雷荆草长得很好,师叔还送了我《灵木图谱》。”林奇把图谱递给九叔,“师父,我想在义庄周围也种些藜,试试改良附近的荒地。”

九叔翻了翻图谱,指着“藜可通脉”那句说:“这草不简单。你想种就种吧,正好义庄西边那片荒地空着,就当是试验田。”

接下来的日子,林奇果然在义庄西边的荒地上种满了藜。他按照西北的经验,结合任家镇的气候,调整了种植密度和浇水频率。没过多久,那片荒地就变成了绿油油的藜田,连空气都清新了许多。

文才看着藜田,忽然说:“师弟,你说这藜能不能吃啊?看着跟青菜差不多。”

林奇愣了愣,想起现代的灰灰菜确实能吃。他摘了片嫩叶尝了尝,有点涩,却带着股清甜味:“能吃,用开水焯一下,拌上蒜泥就行。”

那天晚饭,文才果然做了盘凉拌藜叶。秋生本想挑食,尝了一口就停不下来:“嘿,这野草还挺好吃!比你种的青菜有嚼劲!”

九叔看着他们抢菜的样子,喝了口酒,忽然说:“林奇,你可知千鹤师叔为何如此看重雷荆草?”

林奇摇摇头。

“西北邪祟多属阴寒,需雷符克制。”九叔放下酒杯,“没有雷荆草,雷符威力大减,百姓就要遭殃。你改良盐碱地,看似是种灵植,实则是在护佑一方生灵。”

林奇心里一震,终于明白自己做的事有多重要。他不再是单纯的“种菜”,而是在用草木之道,守护这个世界的安宁。

夜里,林奇躺在木板床上,借着月光翻看《灵木图谱》。书页上的藜插图旁,有行小字:“藜,五行属土,可通地脉,聚散灵气,乃草木中‘铺路石’也。”

他摸了摸手腕的玉佩,玉佩的纹路在月光下清晰可见,与图谱上的藜根一模一样。窗外的藜田传来沙沙的声响,像是无数根须在土壤中蔓延,编织成一张无形的网。

林奇忽然有种预感,这看似普通的藜,或许藏着更大的秘密——关于草木仙师,关于玉佩的来历,甚至关于他穿越的真相。而这个秘密,正随着藜的生长,一点点浮出水面。

他合上书,望着窗外的月光。月光洒在藜田上,泛着淡淡的银光,像一层流动的水银。林奇笑了笑,不管秘密是什么,他都会继续种下去——种出更多的藜,改良更多的土地,让生机蔓延到每一个角落。

因为他知道,这是属于他的道,一条用草木铺就的,通往天地灵脉的道。

编辑推荐

最新小说